增與減:震后三年九寨溝脫貧奔康的新答卷
11月5日,九寨溝縣南坪鎮中田¤山村的柿子喜獲豐收。一名小孩在自家晾曬↑的柿子叢中玩耍。周琳攝
九寨溝群眾當上巡山護林員,靠栽★樹種草吃上“生態飯”。陳靜攝
秋日里的九寨溝縣甲勿海景點。楊東波攝
11月8日,夜。九寨溝景區外的漳扎鎮已是燈火通明,村民扎西□ 震后開張的西部卓瑪藏家樂內,不時傳來歌舞聲和游客的歡笑聲?!?年過去了,我們重新吃上了旅◥游飯,高峰期▂一天接待游客200人次,收入也在△增加?!?/p>
扎西的經歷,是九寨溝縣打√好災后重建與脫貧攻堅“雙重”戰役的縮影。3年前,包括扎西在內的九寨溝縣4萬多名旅游從業者,因一場地震生活受到影響;震后3年,在97%群眾實現再♂就業、重新吃上旅游飯的同時,全縣拔掉“窮根”奔小康。
“要高質量推進九寨溝地震災區恢復◤重建和發展ζ 提升,努力建成推進民族地區綠色發展脫貧★奔小康的典范,讓災區群眾早日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”“九寨溝要建成綠♂色發展、全域旅游、脫貧奔康的典范”——對于九寨溝Ψ面臨的“一手抓災后重建,一手抓脫貧■奔康”的使命,中央和省級層面都提出了明確要求。
脫貧奔康的時代答卷,九寨溝縣如何作答?震后3年,對九寨溝縣脫貧奔康來說,是一道“增”與“減”的加減題:增,是通過↘災后重建、產業發展,千方百計增加群眾№收入的途徑;減,是充分做好民ㄨ生保障,減少貧困發生的●概率,實現學有所教、病有所醫、老有所養。而同時,在增與減的平≡衡中,九寨溝縣探索出一系列實現“脫貧不返貧”的內在動力機①制。
“這是一道如何讓處于災區「「、民族地區與貧▲困地區疊加區域的群眾過上幸福安康生活的必答題?!本耪瘻峡h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,2019年4月,九寨溝縣歷史性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,貧困發生率由12%降至零,并連續3年被評為全省脫貧攻堅先進縣?!跻孜?/p>
增
綜合施策震后增←收“不打折”
地震前,46歲的九寨溝縣南坪鎮上安樂村村民牛玉奎是一名旅游從業◎者。震后,通過參與村里的滑坡點治理▆▆、農房加固等災后重建項目,牛玉奎●每天能掙到200元左右。隨著旅游慢慢恢復,他又重新吃上了“旅游飯”。
2017年8月8日,九寨溝縣發生7.0級地震,造成全縣兩萬╲多人受災,城鄉住房不同程度受損,醫院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受到不同程度破@壞——不僅如此,突如其來的地震致使九寨溝景區暫時關閉,占九寨溝縣經濟總量60%的旅游等服務業“停擺”,和牛玉奎一樣的暫∞時失業群眾超過1.3萬人。
如何解決這部分人的就業和增收問題?九寨溝決策々層認為,讓困難群眾最大限度ω 參與災后重建,既是快速推動災后重建的有力保障,也能解決他們的就業和增收問ξ 題。
“科學統籌脫貧攻堅頭等大事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,努力實現雙贏互促,讓災區◆群眾有房住、能就業,能持續穩定增收,早日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?!本耪瘻峡h政府相♀關負責人介紹。
增,通過災后重建和產業建設,千方百計增加災區群眾、貧困群眾的增收路徑。
“有勞動力貧困家庭至少一人※就業”,群眾震后收入不減反增。震后≡不到一個月,九寨溝︾縣就通過技能培訓、鼓勵參與災后“五小”工程項目建︼設等方式,幫助不少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:
——財政投入獎補資金94.1萬元,引導重建施工項目優先招用本▂地農民工1.5萬余人次,開發地災監測員等公益性卐崗位4084個。
——向外輸出農民工2595人、組織6581名群↑眾參與重建。
——建立》省級就業扶貧基地3個,打造扶貧新村兩個、扶貧車間27個,促進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7800人次,其中貧困勞動力2300余人次。
——九寨·魯能勝地、永樂·溫泉谷等旅游重㊣ 建項目累計吸收1000余名本地群眾就∩業,人均每月增№收3000余元。
……堅持“挪窮窩”與“換窮業”并舉。最短時間完◤成45戶農房重建、14629戶震損農房維修加固▃及299戶洪澇災害受損房屋維修加固。同時,九寨溝縣投入6250.54萬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基礎設施建設5個,119戶440人易地扶貧△搬遷對象和277戶898人隨遷戶住進了新家,整村搬遷規☆模、集中搬遷人數和縣級政府配╱套籌資均居阿壩州第一,貧困群眾全部住上好房子。
增收,產業是根本。以〖旅游為例。震后3年,九寨溝“補妝”歸來,扎西、牛玉奎們又重操舊業。九寨溝』開園以來,累計←接待游客343.9萬人次,實現旅游總收入45.6億余元,讓97%的群眾重新吃上“旅游飯”。
更進一步的數據顯示:2016年至2018年,九寨溝全縣通過旅游帶動貧困人數達4000余人,預計到今年全縣通過旅游脫貧人數將超過5500余人,占【全縣脫貧人數5638人的97%,旅游扶貧使各族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步伐∑更加堅定有力。
貧困群眾收入『水平大幅度提高。九寨溝縣扶貧開發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截至2019年底,全縣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195元,比2013年的7182元增長97.6%,年均遞增12.1%。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2736元增加到2019年的10047元,累計增長267%。
減
解決拔掉“窮根”的關鍵制約○因素
貧困群眾減少一戶,脫〓貧攻堅就增一分信心。
“如果說發展產↓業,增加老百姓收入是做加法,那︽么在醫療、教育等方面則要做好減法?!本耪瘻峡h委相關負責人表示,補好教育、醫療、養老等民生事業“短板”,既是斬斷“窮根”的關鍵,也是增強脫貧信心的關鍵。
減,是減少群眾后√顧之憂,減少貧困▓發生的概率,實現群眾學有〓所教、病有所醫、老有所養。
根據2014年的摸底排查,九寨溝全縣有貧困村48個,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91戶5638人,貧困發※生率達12%。建檔立卡貧困々戶中,因病因殘致▲貧占52.1%,因缺技術缺◥勞力致貧占23.2%,因缺資金缺生產資料致貧占23.4%,因其他因素致◣貧占1.3%。
一枝一葉總關情?!皟赡戢@得兩萬多元醫療救助,讓我對生活充滿了希望?!本耪瘻峡h雙河鎮黃陽村58歲■的村民唐金生,在2018年被確☉診患癌,申請臨時醫療》救助,獲得救助金額9018.18元。2019年,他再次申請臨↑時醫療救助,獲得救助金額15623.71元。
數據顯示,2014年以來,九寨溝縣持續落實教①育、醫療、就業、社◥會保障等扶貧政策,義務〒教育鞏固率100%,“貧ㄨ困人口參保率、治療保障率、家庭醫生簽約率、健康→體檢率”達到100%,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99%以上。
九寨溝縣相關負責人介↘紹,通過全面落實“十免四補”、基本醫療♂保險、大病保險、醫療救助、疾病應急救助、商業健康保險等醫保扶持普惠政卐策,惠及全縣3.27萬人次。
更多的群眾得到救助。積極建立非貧困戶幫扶機制,縣級設立100萬元臨時醫療救助資金,對因災因病因殘臨時◎困難群眾給予特殊扶持,減少因病致貧返貧現象發生,臨時醫療救助32人次、金額41.68萬元。
在教育扶◆貧上,亦是如此?!懊磕陮W校的學費雜費等各項費用全免,還有將近5000元錢的教育扶貧基金和救助資金,我更能安心學習了↙?!痹诰耪瘻峡h中學就讀的劉昭強,家里是建檔立卡貧困戶,教育扶貧政策為他家減輕了負擔。
精扶貧,準扶智,有效阻〗斷貧困代際傳遞。
在自身財力有限的情況下,九寨溝縣多方⌒籌措資金,設立了基數為550萬元的教育扶助基金,按照“1234”的發放標準(即幼兒和小學每生每年資々助1000元、初中每生每年資助2000元、高中每ζ生每年資助3000元、大學每Ψ 生每年資助4000元)資助貧困家庭學生,確保無一人因家庭貧困而輟學、失學。
九寨溝縣㊣ 堅持把“一超”作為貧困群眾脫貧的“底線”,按政策標準落♂實“兩線合一”,低保兜底6233人,實現“兜底保障”全覆蓋?!啊?·8’九寨溝地震后,將因病因殘■、缺乏勞動力的貧困人口及時納入低保兜↓底范圍,對全縣未集中供養的44名農村五保特困人員全部納入貧困戶范圍?!?/p>
災后重建中,民生優先。震后3年,九寨溝縣先□后整合32.2億元,實施1050個扶貧項目,九寨溝小』學、中藏醫院、國際旅游應急醫療救援保障中∞心等重大民生類項目全面投入使用。
增與減
探索“脫貧不返貧”的內在動力機制
增與減,背后的取舍與探索,帶給九寨溝縣的,是脫貧奔康的持續動力,以及一系〇列確?!懊撠毑环地殹钡奶剿?。
實際上,九寨溝脫貧攻堅任務☉繁重:受地理區位和交通條件限制,九寨溝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滯后。1991年被確定為省定貧困縣,2012年被列→為新一輪國家連片扶貧開發工作片區縣,是全省88個貧困縣之一,“三區三州”深度貧Ψ困縣,屬典型的革命老區、少數民族地區、邊遠山區、貧困地區和∴地震災區。
而同時,因為地震,讓脫貧攻堅難度加大?!拔覀兛桐I 觀分析地震對脫貧攻堅的影響,站在對人民負責的高度,堅決▲打贏一個戰場上兩場戰役?!本耪瘻峡h委相關負責人介紹。
這就需要在〖增與減的同時,探索出“脫貧不返貧”的內在機制。
借外力。九寨溝充分借助民盟四川省委、成都邛崍『市,浙江省嘉善縣、平湖╲市等定點扶貧、對口∩幫扶和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單位力量,浙江嘉善和平湖安排幫扶資金1.27億元、成都邛崍分5年投入2500萬元∑ 實施一批基礎設施、產業發展項目,項目扶持、人才交流、產業合作實現全域結〓對幫扶,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。
全域旅游,成為九寨溝脫貧奔康的▓重要支撐。目前,九寨溝縣共有星級酒店14家,鄉村客棧792家,(藏)農家樂39家,餐飲店2230家,超市572家,帶動就業創業數☆萬人?!捌渲?,全縣通過旅游脫貧人數超過5500人,占97%,旅游空窗期解決貧困群眾就業1200余名?!?/p>
在旅游產業之外,還大力發∮展生態農業,加快中蜂、紅(青)脆李、釀酒葡萄、甜櫻桃、花椒等六大類種養基地和白河鄉太平村等5個農旅融合示范園【區建設,打造大錄鄉油菜大地ζ景觀基地、薰衣草基地和陵江鄉七里村甜櫻桃采摘園,建成4個特色農產品初加工基地。
堅持做大農村集體〖經濟:——永和鄉新華村投入集體經濟資金189萬元建※成花椒基地1800畝,2019年收入200余萬元,人均增收7000余元;
——永豐鄉雙龍村通過整合產業扶貧基金145萬元∮打造餐飲綜合服務區,年接待游客兩萬余人,村集體年ω 均經濟收入10萬元;
——郭元鄉青龍村整合50萬元產業發展基金、111萬元邛崍援建資金,建設鄉村旅游農家樂驛站,共接待游客◥8000余人次,經營額達30余萬元。
……統計顯示,近年來,九寨卐溝縣累計投入產業扶持基金2689萬元、省財政集※體經濟扶持資金2963萬元,通過“1+N”模式重點發展93個村集體經濟,實現集體經濟覆蓋全縣120個村。
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ぷ支配收入達35475元、同比增長8.5%,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14254元、增速10.8%,超過震前增速水平,群眾幸福指數持╳續提升?!邦A計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8183元、15639元,分別是‘十二五’末的1.5倍、1.6倍,為【我們加快重建凝聚強大合力?!本耪瘻峡h委相關負責人說。
在九寨溝縣委相關負責人看來,同樣重▅要的,還有在脫貧奔康中形成和不斷夯實的融洽干群』關系。
在“五個一”駐村幫扶基礎上,成立48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駐」村工作隊,146人全脫產駐村開展幫扶工作,40名縣級負責人、140個部門直接參與脫貧幫扶,逐步構建“1+N”駐村@ 幫扶體系?!叭h干部〖依托‘踐行一線工作法、千名黨∏員進農家’、‘兩聯一進’群眾工作全覆蓋、與19000余戶群眾結對認親,干群關系不▆斷融洽?!?/p>